close
最近有很多朋友詢問我有關 台新銀行轉貸 的問題
因為我曾經有過這方面的經驗(貸款.卡債)
所以我決定寫一篇關於 台新銀行轉貸 的文章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解決金錢上的問題
台新銀行轉貸諮詢-教你信用空白如何貸出最大額度!
新浪財經訊 「2016陸家嘴論壇」6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舉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春華資本集團主席胡祖六;眾安在線CEO陳勁先生;風和投資管理諮詢公司董事長吳炯;浙商國際金融資產交易中心董事長趙暖;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金融創新與互聯網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李愛君參加了「浦江夜話一:互聯網金融創新與風險防範」主題討論。
以下為嘉賓發言實錄:
[楊燕青] 各位嘉賓大家好,歡迎來到浦江夜話一會場。互聯網金融是中國最有意思的一個話題,一會我們會花時間仔細探討中國互聯網金融將走向何方。在這個領域有中國最強的嘉賓,我們請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先生;春華資本集團主席胡祖六先生;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CEO陳勁先生;風和投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炯先生;浙商國際金融資產交易中心董事長趙暖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先生;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金融創新與互聯網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李愛君先生。請各位嘉賓上台入座。
[楊燕青] 互聯網金融實際上是經過了風起雲湧的發展過程,今年前半年經歷了一定的行業發展的低谷,有的互聯網金融企業跑路了,有的被公安部門直接制裁和辦理,整個行業目前處在何處去的現狀。關於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地位,大家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爭論。在海外從來沒有互聯網金融這個詞,我們都叫金融科技。但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在過去幾年主導了整個金融業的創新,究竟如何來評判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和創新,如何監管蓬勃發展同時又潛藏無數風險的行業。未來互聯網金融怎麼和傳統金融融為一體,今天我們會回答這些最核心的問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是整個行業台新銀行轉貸的行業自律監管者,也是政策的制定者,首先請李東榮先生做整體背景大的框架,展開下一輪的討論。
[李東榮] 各位嘉賓,朋友們,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的話題是互聯網金融創新與風險防範,我談點個人的認識。毋庸置疑互聯網金融在現代業務模式、服務理念、技術產品等方面的創新,為我國金融體系的系統化、普惠化帶來很多新元素。作為一項新生事物,互聯網確實有許多需要探索的領域和內容,究其本質,互聯網金融始終沒有脫離風險管理的範疇,沒有違背風險收益相匹配的市場客觀規律,也沒有改變金融風險固有台新銀行轉貸的隱蔽性、突發性、傳延性的特徵。因此如何平衡好互聯網時代下金融創新與風險防範的關係,是值得我們大家深入思考研究和著力解決的重要課題。
[李東榮] 縱觀世界金融發展史,由於金融內生的脆弱性和外部的制約性,每一輪重大金融創新之前,比如說紙幣取代金融貨幣,擴大台新銀行轉貸通貨膨脹的幅度和範圍,股票交易的出現催生了資產泡沫的形成,特別是本世紀初歐美資產證券化領域過度創新和風險管理之後道德危機引發了本輪金融危機。從金融業抑制創新、風險、規制的動態循環演進可以看出,風險治理與創新並不矛盾,兩者之間必須形成適度的均衡。為此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堅持並不斷地豐富以上認識,構建一個行之有效的互聯網金融風險治理體系,這有助於明確業務邊界和規則。我認為在我國構建互聯網金融風險治台新銀行轉貸理體系,應按照推進國家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方向,凝聚政府、市場、社會等多方行動力量,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李東榮] 一是明確分類、精準發力、要充分考慮互聯網金融風險,從宏觀到微觀的各個層次,對各類傳統風險和新生風險進行準確預測,有針對性的行業准入,投資者適當管理等措施;二是綜合失策,將資金流和現金流全面納入風險監測體系,防止資金和信息實現體外台新銀行轉貸循環,要針對跨界業務實施穿透核查和全流程監管,不留空白和套利空間;三是多方參與、共治共享、確保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有機結合,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行業治理和市場監管,通過監管和法律手段及時清理害群之馬。
[李東榮] 在構建互聯網金融風險體系過程當中,還應該重視發揮行業自律作用,用好用活風險治理的自律機制,首先行業自律本身是有風險緩釋機制的,通過建立信息披露、信息安全、業務經營等方面的行業標準和規則,可以降低行業整體發生風險的概率; 其次,通過發佈自律公約,制定經營管理規則,設置行業組織成員,應該遵守執行的標準和條件等市場化的措施,可以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的引導示範作用; 再次,行業自律還應該充分反映會員機構的合理訴求,促進監管部門與市場雙向溝通,為政府監管提供全面的信息。
[李東榮]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作為全國性的行業自律組織,將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的支持下,進一步加快行業自律的管理制度建設,規範設計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加快建設綜合統計監測風險評估。同時加強信息披露、信息保護等行業標準體系的建設,對全社會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教育,爭取在國家構建互聯網金融風險自律體系和普惠金融發展過程當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楊燕青] 李先生的闡述給整體討論奠定了穩健的框架,一會順著這個框架會提出各種問題。眾安保險有真正的互聯網金融體系,是真正的互聯網保險企業。再看P2P,看互聯網金融這些問題陳總,您覺得目前互聯網金融是不是有點創新過度了,您從行業角度怎麼理解過去一段時間的得與失?
[陳勁] 謝謝主持人的特別關愛,把最難的問題讓我最先來回答,好在前面有協會的主席奠定了整個格調。從眾安保險來說,在過去兩年中,好像一直找不到我應該站在什麼地方,因為我記得不管是在互聯網金融,在風口的2014年、2015年,還是變成一地雞毛的2016年。我記得在2015年有一次也是在這個地方,上海市舉辦的一次互聯網金融的大會,當時主持人說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是「金融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有一個人既不屬於互聯網金融,也不屬於金融互聯網,那就是眾安保險。今天我覺得我兩個都屬於,而當時我覺得兩個都不屬於。帶著這樣的探索方式,眾安保險一直試圖找到自己的定位。我覺得這兩個問題,互聯網和金融之間所天然具有的共同性,以及今天看來具有的一些衝突,的確是一直存在過程當中。我記得在過去兩年當中經常開會的時候,會問到,到底眾安保險是一家互聯網企業還是一家金融企業。經常出現的情況是,一半的同學舉手說眾安保險是互聯網企業,還有一半的舉手說眾安保險就是一家保險公司。
[楊燕青] 從你的角度回答,究竟是互聯網公司還是保險公司?
[陳勁] 因為風險來說,是所有保險產品最核心的東西,這個過程不是通過降低來做的,財務指標也可以體現,比如說銷售成本可能會降低,但本身的賠付率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楊燕青] 從過去的角度來說,整個互聯網行業的風險是在加大還是被有效的化解呢?
[陳勁] 因為互聯網金融能夠在中國有今天,不管是早期的發展,還是今天出現了一些問題。今天上午在討論過程當中也有主持人說到,為什麼在其他國家沒有,大家指出很多的原因。其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的大國紅利,互聯網在應用方面得到很大的實施,互聯網在應用金融上,它的未來潛力仍然是非常巨大的。
[楊燕青] 從你的公司角度,費率比傳統的傳統保險公司低還是高,還是差不多?
[陳勁] 現在從實際情況來看,綜合比傳統的保險公司要低。
[楊燕青] 趙總原來是傳統金融領域,現在是投身互聯網金融領域,趙總經歷了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你怎麼看待互聯網金融的風險,交易所平台又如何化解風險,目前整個行業風險堆積,又要通過怎樣的交易機制得到緩釋?
[趙暖] 我覺得目前來說,傳統金融是一個時間金融,而互聯網金融是空間金融。時間金融,無論是股權投資還是債權融資,放一筆貸款,都是有很長的時間段來識別風險的。而互聯網金融相反,它是一個空間金融,通過短時間里的高頻次交易來識別風險。這樣的轉換就很有意思,就是時空的轉換,在業態上是非常大的事情。在這種情形下,通過交易就可以發現價格,甄別風險。在技術上創新,它使得交易扭轉,提供技術資源的手段會更多。無論從產品和市場的角度來說,金融產品的創新是可以促進交易效率的提高。那麼互聯網金融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意義是什麼呢?原先是通過機構主體來甄別風險,而且這個甄別風險半徑是比較小的,無論是在銀行做金融,還是在投資公司做金融,基本上半徑非常小,但互聯網金融是一個半徑非常大的行為。
[楊燕青] 過去我們沒有大數據,所以傳統金融要花很長的時間積累很多數據,再來評估風險,決定如何給風險定價,如何決定資產價格。而您的交易所可以用大數據的概念,在非常短的時間、空間範圍內,進行數據的分析和大數據的挖掘,從而可以更好地給風險定價,更好的撮合交易,但國際金融交易是在大量櫃檯的交易,大家覺得風險越來越大,傾向於透明的交易方式。
[趙暖] 在產品的創設當中,使得產品夠清晰、夠簡單、夠標準化。第二個在交易過程當中,我們的信息要能夠更多地披露,信息披露一個是賣方主動披露,另外在交易過程當中也會強制交易雙方篩選出更多的信息來。所以,我覺得這是個倒逼信息透明的過程,互聯網金融可以在信息上推動信息均衡的產生,信息均衡產生也是化解金融風險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楊燕青] 所以您的交易所定位是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有請胡總和吳總,你們都是PD,你們都投了大量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你們會對互聯網金融行業會有更加全局性的判斷。剛才李先生講到一個概念,西方整個金融危機的產生是因為過度創新,中國互聯網金融也經歷了一個「黃標」的時代,也就是所謂的「一地雞毛」,經歷了這樣的周期,你們感覺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是過度創新了嗎?先請胡總。
[胡祖六] 這幾年中國的互聯網金融、金融互聯網或者金融科技,無論怎麼叫,其實質都是用互聯網大數據的方式來開展某種程度、某種類型的金融服務,特別是向以前沒有享受到基本金融服務的社會群體,提供普惠性的金融服務。這些年,互聯網金融在國內很熱,發展得很好。我覺得這是剛開始,遠不到說現在中國的金融創新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利用已經泛濫成災,已經過度了。
[胡祖六] 「創新」這個詞在社會傳播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中國經濟發展30多年,現在到了關鍵的時期,經濟的增長模式靠高投資、低成本、出口、政府基建這樣的方式已經難以維持了。一些產業,像3D列印、機器人、新材料、無人駕駛汽車等等,都需要創新,金融業務也需要創新。目前的中國金融體系按金融資產的總量來說在全球數一數二,儘管塊頭很大,但發達程度、精細程度遠遠不夠,還需要金融的創新才能支撐整個中國實體經濟的創新。
[胡祖六] 第二,從金融行業本身來說,在央行領導下,推動中國銀行業的改革。經驗告訴我們,中國有相當多的中小企業、微小企業,很多老百姓、普通消費者都得不到金融服務。中國所有的上市銀行都是大銀行,收益中80%都是對公業務,而且「公」就是公司,都是大型企業,只有20%才是零售業務,而這個零售業務最大一塊就是按揭。如果把按揭除掉,中國14億普通百姓基本上得不到什麼金融服務。所以說中國互聯網企業可以起來。無論是提供保險,或者說支付,或者說理財,或者說信用產品,甚至是股權眾籌,中國經濟需要有這個空間和動力為中國這麼多的人口服務。
[胡祖六] 剛才陳總講了一個觀點,中國經濟的規模、市場以及移動互聯網普及程度,特別適合於用互聯網解決金融產品的銷售,用大數據進行風險定價。從政府的監管來說,應該想辦法去支持、去包容互聯網金融。建設一個新的東西,一定有很多不完善、有很多問題和風險,但我們要用包容性和耐心,使這個行業能夠健康茁壯成長。
[楊燕青] 中國傳統的金融業針對大量的需求沒有提供足夠的金融產品服務,所以有了互聯網金融這個能做大量事情的巨大空間。這也回到為什麼國外沒有互聯網金融,因為國外的金融已經覆蓋了大家的需求,但中國有巨大的空白。吳總,您怎麼看待互聯網金融的風險?
[吳炯] 我原來在美國雅虎,後來在阿里巴巴做了八年時間,最近兩年也在挂號網。
[楊燕青] 為什麼離開阿里?
[吳炯] 因為我想做金融,離開阿里以後創建了自己的風投公司,從2001年到現在,我跟金融行業也沾上了邊。我跟剛才幾位嘉賓有些不同的意見。實際上在一年半以前,也有一個類似的,以金融互聯網為主題的研討會,當時我就提出一個觀點,我說,互聯網金融可能會出問題,大批的項目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問題。我沒有想到一年半以後,已經有這麼多的P2P公司跑路的跑路、倒閉的倒閉,我當時只是想不遠的將來有一大批公司出問題。為什麼這麼說?我一直說互聯網作為一個新的技術,互聯網也好、移動互聯網也好,拿手好戲是連接和匹配。我以前老東家阿里巴巴做的「買家找賣家、輕鬆做生意」,騰訊是做人和人的連接。我們做互聯網金融,貸款和尋求貸款,互聯網是不是可以做這個拿手好戲,做一個匹配,想要融資的,和有閑錢的都可以做這個匹配。
[吳炯] 但是不要忘記,金融這個行業除了連接和匹配以外,還有第二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風險管控。連接的匹配,不能忙碌的做,要衡量、評估借貸者有沒有還款能力。傳統的金融機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方法是很多人把錢放在一個「鋪」里,比如說把錢存在銀行,銀行作為中介人,銀行把錢借給實體企業,不是單獨的個體直接借給需要借錢的企業,把錢放在一個大的「鋪」里,一個資金池裡再借給企業,這個資金池的方法起到風險分享和減少風險的作用。
[吳炯] 第二個方法,更加簡單一些,就是做徵信的調查,找擔保人,找抵押物,用房產抵押,用地抵押或者用機器設備抵押。這兩件事情是所有金融企業做信貸、做投資都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很多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一加上「互聯網」這三個字,我用「萬呼所以」,認為我只要有一個網站,我要借多少錢,你把你的項目描述一下,那邊有閑錢,你找到這個企業覺得可以貸款,因為利息最高,我就給你貸款。這樣的情況就相當於一個新生兒,一條腿特別粗,這條腿連接和匹配做得非常好,但另外一條腿非常細,風險控制非常差。過去這麼多年倒下的互聯網企業,很多這樣企業的創業者根本不是做金融出身,沒有風險管控的概念,這就是造成大量的企業倒閉,很多企業老闆卷了錢走人。
[吳炯] 今天這個條件還遠遠不具備,什麼時候條件具備了,用創新科技的方法,能夠解決我講的第二條腿的問題,就是風險管控。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也不是說一點路子都沒有,很簡單就是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的技術,很大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能不能完全代替傳統意義上的抵押,比如說房產抵押,房產是不是被多次質押,用機器設備抵押,這個設備值不值錢,擔保人有沒有資格。
[楊燕青] 楊燕青:怎麼看待大數據和后數據的區別,目前業界有很大的爭論,比如說中國工商銀行過去幾年積累了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不是大數據念,更多的是結構性的,而且只有幾類數據,因此叫做后數據。大數據的概念是指一個人所有的社會相關數據。后數據會比較有限,但評估足夠了,而大數據究竟能不能被用來評估信用風險,目前為止還沒有結論。傳統金融業認為不行,互聯網金融業或者新興金融業認為行,但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
[吳炯] 吳炯: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數據的質量而不是數據的數量。形形色色的大數據,有很多數據跟金融不相關,比如說個人的微信帳號,他有多少個朋友,發了多少個信息,這些數據分析不出金融機構到底該向這個人借多少錢。所以,所謂數據大小沒有意義,你剛才說的結構和非結構也不是關鍵。以前分析數據,如果碰到非結構性的數據,碰到文字的敘述,必須人來讀。過去這幾年計算機在發展,尤其是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最大的一個進步就是計算機在理解人類自然方面有長足的進步,即使是非結構性的數據,機器也可以很大程度上讀懂數據的意義。所以,結構與非結構不是關鍵性,關鍵是數據和金融徵信有多大的相關性。什麼樣的數據?比如說我們曾經投資過一家公司叫做房價網,全中國任意給出一個地址,這個地址、這個小區、這套房的市場價格是多少,而且這個小區過去在歷史上被買賣轉手了幾次,交易價格在多少,可以給你這個房產數據。如果這個人住在這個房子里,這套房子值2500萬,而且你知道他是房產的所有者。第二個例子,如果你用支付寶,或使用微信支付,這些互聯網企業掌握了這個人過去幾年裡很多的支付數據,這樣的數據和他的金融數據有極大的相關性,這才是高質量的數據。
[楊燕青] 截至目前所得的大數據和分析能力,是不是足以讓大數據用來評估信用風險呢?
[吳炯] 我覺得現在還不行。
[楊燕青] 我們都知道中國個人徵信或者說個人信用體系還在建設當中,但是美國關於個人信用體系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市場。祖六博士能不能回應一下這個問題。 [20:31:20]
[胡祖六] 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創新不是過度的問題,而是技術還不成熟,商業模式還不成熟,整個運營管理、對客戶的體驗可能還存在很多的缺陷。互聯網金融最關鍵的創新還是要通過技術、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來實現。剛才李先生講到,互聯網金融、金融互聯網或者說金融科技,作為金融活動,是跟風險密不可分的。所有傳統金融碰到的風險,比如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交易對手的風險,都在這個互聯網金融裏面存在。比如說網路安全的風險,比如說一個零售商客戶資料、信用卡資料被盜了,都可能會導致很大的損失。你可以想像一個沒有傳統物理網點的互聯網平台企業,如果網路安全不夠,被襲擊了,風險非常大。P2P跑路、道德風險,不僅是互聯網金融存在,傳統金融也存在。
[楊燕青] 所以金融監管就顯得非常重要。愛君從法律的角度來給我們說一下。
[李愛君] 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模式和法律關係並不匹配。比如說P2P是一個民間借貸的法律關係,原有的民間借貸法律關係是在熟人之間,不涉眾。通過互聯網,原有的民間借貸法律關係變成了涉眾的。還有就是本來是民間借貸的法律關係是民事法律行為不受監管,涉眾就應該監管。由於法律關係的變化,涉眾不監管肯定會出現問題。傳統的民間借貸是熟人之間借貸,信息的了解就是靠熟人,通過互聯網的創新變成了陌生人之間借貸,陌生人之間就需要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李愛君] 另外,傳統的民間借貸是互助型的,並不屬於投資和融資的行為,但通過互聯網技術一創新,變成了投融資的行為。如果是投融資的行為,中介機構就應該具備專業的水平。我們看看P2P平台本身中介機構在整個法律關係當中主體應該是居間合同中的居間人。大部分居間人並不具備專業的技術水平和風控能力,因為這些機構註冊的公司是一般的企業,並不是一個金融機構,沒有行業門檻。所以就導致現在我們看到時有風險事件發生。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證都證明,互聯網創新發展中確實有風險的存在。什麼樣的風險呢?一個是集聚性,還有外溢性,還有隱蔽性。隱蔽也好,外溢也好,集聚也好,恰恰是互聯網技術的特點所產生的,而這就是風險的特性。
[楊燕青] 我們中國目前的法律體系,針對未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不是有很多的限制呢?按照目前的法律體制,中國互聯網金融很難有長足的進步,或者說如果你要進步就是非法的?
[李愛君] 首先法律本身的特徵就是滯后,這並不是法律本身有問題,是法律的作用所決定的。法律的作用是強制性的,當一種行為產生了風險,它的行為產生了後果影響了整個社會秩序的時候,我們才動用法律這個國家機器,並不是所有的關係都用法律來調整。所以,法律一定是等著結果、影響了整個社會的秩序,才用法律這個制度。
[楊燕青] 非常感謝。下面一個問題,監管是不是也應該滯後於市場的發展呢?
[李東榮] 從國家政府到監管部門,從本意上來說是重視監管的。一個好的監管不會壓抑創新,對風險要有所把握,度的把握確實比較考驗政府的監管能力。另外,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還要正確的梳理。確實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問題還要區分一下。我剛剛提了一個例子,本世紀初的歐美金融危機也存在了過度創新,包括監管機制沒有及時跟上去的問題。我說這句話是希望我們吸取這方面的教訓。我們現在出的問題,有的是披著互聯網金融的外衣,本身不是互聯網金融,但在這個幌子下,魚龍混雜,確實把市場搞亂了。我們現在的方法是把披著互聯網金融的外衣去除掉。我們創新的本意是好的,但在創新過程當中沒有把風險防範好,這種創新有可能到後來控制不了。
[李東榮] 比如說我們想實施農村金融的發展,實施普惠金融,希望用比較簡單的手段提高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的成本,但金融是一個特殊的行業,與生俱來就與風險相伴,這是改不了的,過去、現在、將來都是如此。所以,在金融領域風控永遠是永恆的主題。如果你講創新,想實現普惠金融,在創新過程當中,不管是流動性風險還是交易風險,還是操作風險,還有我們信息系統的安全風險跟不上的話,最後的結果跟你的本意是有差距的。30多年前我在銀行當信貸員的時候,當時我們貸一筆款老師傅教給我們一句話,要堅持貸款「三查原則」,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后檢查。到了今天儘管識別風險、評估風險的手段方式有很大的改變,但識別風險、防範風險的目的本質沒有改變。所以,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出現,使得我們在評估風險、識別風險方面,效率顯著提升,但目的還是要識別風險。這是我們監管部門和行業從業者共同的責任。謝謝!
[楊燕青] 說到准入,中國目前面臨一個困境,如果是准入就需要給互聯網金融企業或者一個金融企業發牌照,發牌照的前提一定是規模達到一定的限度,但是一個企業從出生到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一段時間。如果不準入又難以防範魚龍混雜的現狀,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李東榮] 准入的具體做法是可以研究的,不管幹什麼事情都要有基本條件和基本規矩,或者說前提條件,是發證還是備案的方式。總之,判斷一個事情要有一點規矩,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要通過各種方法的綜合管理,不要局促於給他發牌照。
[楊燕青] 我追問一個問題,監管互聯網金融企業需要像傳統金融企業一樣的思路和理念嗎?
[吳炯] 對,做互聯網金融、做P2P或者做網上風投、統籌,互聯網經營者一定要有資質,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開這個網站的。准入是其中一個方面。
[胡祖六] 中國的金融監管當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改革。監管部門應該通過市場調研、溝通了解情況,找出癥結所在,找出研究對策。我覺得現有的法律就可以解決問題。中國的老百姓在股市賠多少錢跟互聯網沒有關係。只有老百姓自己提高風險意識,不要輕易上當,這才是最好的投資者保護。
[楊燕青] 目前互聯網金融需要加強監管嗎?
[胡祖六] 任何審慎的、專業的監管都是好的。因為金融本身的特點,信息不對稱、逆向選擇、道德風險等等,都意味著金融監管是有必要的。但是監管的理念和目標非常重要,金融監管手段與工具非常重要。
[楊燕青] 請趙總。
[趙暖] 我講三句話,第一,為什麼對互聯網金融必須要監管,互聯網金融本質是一個金融行為。只要界定是金融,金融具有天然的外部性,就不能由內部人代理為所欲為,道德再高尚,金融技術再純熟,都不能說不受監管約束。從金融監管歷史的角度來反思,金融監管就是兩條,如果觸犯雷區必須付出代價,最佳實踐一定要能上升為監管標準,並且能夠通過最佳實踐的推動來促進全行業的發展。
[楊燕青] 請大家一起加入討論,我們有時間問幾個問題。
[聽眾] 我想問的是,眾安保險作為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怎麼來兼顧創新和風險防範?
[陳勁] 今天互聯網金融企業,包括P2P,包括其他眾籌,大勢不像前兩年那麼好。「道」的問題是一個制度的框架和制度安排,金融企業肯定要有自己的制度安排,包括風險底線,包括準備,包括定價、定性以及市場的規範。最後才是「術」的問題,比如說用大數據,或者用其他的方法來解決。從「道」的角度來說,眾安保險是一家保險公司,是在保監會的監管下,通過有效溝通推動我們的創新。從「術」的角度來說,就是我們的長項,用進行數據監管。
[聽眾] 我想問一下李教授,互聯網金融這一塊大家一直都在說創新和風險防範,今天早上我採訪劉勝軍老師的時候,說普惠金融首先要建好框架設計,從法律的角度,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會更好?
[李愛君] 首先我想強調一下,大家對監管的認識比較狹義。在監管層面是寬泛的,首先是立法這一塊,對任何行為不管是商業行為還是個人行為,如果立法監管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是司法監管,如果司法還解決不了,影響整個社會的秩序就動用行政監管。「一行三會」就是行政監管。P2P是民間借貸法有關係,本來不需要司法監管或者行政監管,可以用現有的《民法》、《合同法》就可以解決調整了,但通過這些法律還調整不了,影響到整個社會秩序,就是動用司法,這次整治就是動用司法進行監管。如果通過整治吸取了經驗,整個行業對實體經濟還是有利的。司法不能持續性的保持監管,就是行政監管。行政監管裏面最重的是面向投資者普及金融教育,使每個投資者都理性,每個投資者都能起到監督的作用,那麼這個行業就可以持續發展。
[楊燕青] 李先生,說到監管的事情,整個金融監管的大框架,包括剛才很多問題問到了適度監管,能不能非常簡短的回應一下。
[李東榮] 第一,創新永遠是一個國家民族發展的湧泉動力。第二,風險防範永遠是金融業永恆的主題。我希望我們今後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要很好的把這兩句話結合好,促進我們國家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實現普惠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楊燕青] 趙總,你回答一下投資者保護的問題。
[趙暖] 投資者永遠是金融從業者的衣食父母。所以,我覺得投資者保護這個事情也是事關行業的生死存亡,是非常重要的。謝謝!
[楊燕青] 非常感謝,一晚上的討論非常深入,回答了很多核心問題,大家也問了很多非常好的問題。我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在未來一年中或者說再遠的兩、三年,互聯網金融或者說金融科技中最具潛力或者最看好的一項技術或者是一個行業最具創新前沿和最具有發展機遇的可能是什麼?
[李愛君] 首先尊重社會需求,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去運營就可以得到持續發展。
[吳炯] 基於互聯網的風控,用大數據方法和人工智慧的方法。
[李東榮] 我對互聯網技術在實現我們國家的移動金融,推動普惠金融的實現,也就是通常說的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方面充滿信心。
[胡祖六] 我特別看移動支付的手段和工具,也同意吳總真正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來做更好的產品。
[陳勁] 我特別看好互聯網保險生態圈,謝謝!
[趙暖] 我特別看好我們這個新時代,非常精彩。我非常看好金融場景化的應用會深入到我們生活。
[楊燕青] 非常感謝大家,希望明年再回來。
詳全文 浦江夜話:互聯網金融創新與風險防範(文字實錄)
急需用錢時,許多人除了跟親朋好友借之外,不外乎就是信用貸款,但信用貸款利率大多偏高,為了解決燃眉之急,或許可以考慮「保單借款」。在此列出幾點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具有「保價金」的保單才可借款
保單價值準備金(簡稱保價金),通常反映保單的真正價值。大多數是「壽險」或是一些「終身型」保險,才有「保價金」。而借款成數大多依不同保單種類而有所不同;例如傳統型壽險保單,約為保價金的70~90%。傳統型外幣保單,約為20%。詳細的成數請見保單條款或是與保險公司確認。
「借款利率」與「利息」計算方式
借款利率在壽險公會有做粗略的公佈,可大致了解利率範圍(最新資訊請以保險公司為主)。不過,有時保險公司會推出優惠的保單借款專案,利率會較低,但通常有一些限制條件,例如需要學費繳費證明,或是貸款時間、金額的要求,因此,建議可以向業務或是保險公司進一步詢問詳細狀況。
另外,需注意利息的繳交週期與計算方式。通常在保單裡會註明:「逾期一年未繳之借款利息,經公司通知後仍未繳付者,則每滿一年將併入借款本金內複利計息。」因此,最好按時繳交利息,避免利息併入借款本金,導致借款擴大。
借款本息超過保價金會停效
根據「人壽保險單示範條款」第23條,「未償還之借款本息超過保單價值準備金時,保險契約之效力即行停止」。注意在借款時,若保價金不足,通常會在停效前三十日告知,但之後可是會直接停效的,並不像保費「自動墊繳」時會有寬限期。在保單停效期間,若被保險人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不理賠的,因此需特別注意。
理賠金額會扣除借款金額與利息
「人壽保險單示範條款」第19條規定,「如要保人有欠繳保險費或保險單借款未還清者,公司得先抵銷上述欠款及扣除其應付利息後給付其餘額」,因此保障金額將會出現缺口,不得不慎。
835小編提醒,保單借款主要是應急用,建議不要當成理財工具。若一時疏忽,因借款導致保障不足或是保單停效,在事故發生的當下,可是會後悔莫及!
企業貸款
民國105年05月17日一位【100種生活】網友提問:
目前有150~200萬資金需求,公司為居家零售業,四人公司,資本額250萬,兩年前已有借青貸150萬,目前營業額每月100多萬。但401表不太好看,近三年表看大概是500-800萬;請問以公司名義去借,負責人有擔保品,信用無不良記錄,有辦法借到利率3%以下嗎?
我的回答:
營業稅申報書401數據~代表的意義在於貴司每月銷貨後開出去的發票金額多寡,也是銀行承辦企業貸款、勢必會檢視眾多報表中重要的一項。而版友陳述每月營業額100多萬、照此數據衍生一年的營業額應有千萬元之譜;但近三年401表所呈現出來的數據僅500~800萬…分析可能原因在於:
1.貴司每月如有100多萬的營業額,但是並非每項銷貨後都會按照慣例開立發票給對方(我想這應該是最主要原因,畢竟不是每家公司都願意索取發票...避免商品含稅而導致價格較高所致)
2.貴司為了避免向稅捐機關繳太多營業稅稅金,所以刻意要求記帳士減少401報送數據(這也列為有可能的因素~人之常情,尤其公司常發生少報401數據)
既然401表少報、至少要能從公司(或法定負責人)或銀行往來帳戶(甲乙存)的最近一年明細中看得到,銷貨後無論是收票、匯入金額或現金存款等就必須有千萬以上水準(若不中、也不應遠矣);如果不達應有的水準,坦白說貴司“所謂每月有百萬營業額”~看不到任何依據也就不具任何意義。
最不理想情況、若是以500~800 萬的401數據去計算,扣除青年創業貸款後、本次欲用公司名義申請150~200萬周轉金額度應有機會;不過、建議應一併將負責人名下登記的擔保品納入評估方向,包括擔保品是否還有增貸的空間(如有房貸、須先扣除目前貸款餘額)、空間有多少,輔以貴司營業現況、資產負債與損亦表等綜合評量後,再來決定是否單純以公司名義申請,或是要一併納入房產做為銀行授信貸款時的抵押設定。
至於利率、若是單純用房貸增貸或是轉增貸方式進行,要低於3%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反之、如欲以公司名義申請周轉金融資,以目前文字敘述~要銀行提供低於3%的企業融資利率…說實話、我認為機率不高(視實際狀況、4%~7%多都是銀行有可能會核准的數據)!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